主要成就:倪光南参与研制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119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展汉字处理和字符识别研究,在汉字输入中应用联想功能。在担任计算所公司/联想集团总工期间,主持开发了联想式汉字系统、联想系列微型机,分别于1988年和199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联想集团即以联想式汉字系统起家并由此而得名。此后,一直致力于发展自主可控的信息核心技术和产业。
研究方向:从事计算机及其应用的研究与开发,参与研制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119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展汉字处理和字符识别研究,首创在汉字输入中应用联想功能。
学术著作:1997年12月,在《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上发表的《软件和芯片——电子信息领域的核心技术》一文,倪光南就明确提出了这一观点。1999年2月1日,在《人民日报》发表《Wintel面临挑战》说,Linux正在迅速扩展市场,呼吁政府及企业大力支持Linux在中国的发展,基于Linux发展自主操作系统,建立中国自主、完整的软件产业体系。2月14日,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中国计算机产业面临新机遇》,论述道:“过去难以实现的计划,有了转机。抓住机遇,就将为中国计算机产业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005年8月16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辩证看待软件专利保护》一文指出,美国作为软件业的垄断者,从其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出发,近年来大大强化了软件的专利保护。但中国现阶段应主要实行软件的版权保护,这有利于中国软件业的自主创新,有利于打破美国软件跨国公司的垄断。
人物评价:倪光南始终坚持,中国应当通过自主创新,掌握操作系统、CPU等核心技术。从1999年起,他积极支持开源软件,促进建立中国自主完整的软件产业体系。他秉承核心技术不能受制于人的信念,推动中国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产业联盟的工作,为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个人履历:
1956年9月,进入南京工学院(1988年更名为东南大学)无线电系学习;
1961年7月,以5年全5分的成绩学完大学全部课程,以《脉冲编码通讯》的毕业论文从南京工学院毕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
1964年,作为外部设备插件组长参与吴几康主持研制的119机研制项目成功,该项目全国科技大会奖;
1968年,参与了计算所六室显示组万永熙主持的717机显示器研制,接着他继续参与了显示组“SK-1光笔图形显示器”的研制;
1974年,作为计算所代表参加748工程会议,根据748工程的宗旨,倪光南提议六室输入组立项开展汉字处理研究,得到了时任室主任曾茂朝和组长竺乃刚的支持;
1981年8月,应邀到加拿大国家研究院(NRC)工作,担任访问研究员(VRO),他在NRC工作的年薪是4.3万加元,按官方汇率相当于中国国内工资的70倍;
1983年5月,放弃了高薪留任加拿大工作的机会回国,回国前他自己掏出几千加元买了够研制几台汉字微机样机的关键器材带回国来,包括Z80 CPU、SRAM、DRAM、接口等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和C编译器等;
1984年初,组织课题组研发出了汉字处理的第二项产品,即“LX-80联想式汉字图形微型机系统”;8月计算所业务处与中航深圳工贸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倪光南课题组进行了将LX-80移植到PC,成为联想式汉卡的开发工作,信通公司也对此提供了支持;11月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决定创办全民所有制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简称“计算所公司”,即联想集团前身),倪光南应邀于12月出任公司总工程师,将联想式汉卡的全部技术都带入了公司;1989年11月14日,计算所公司改名为联想集团公司,此后倪光南担任公司董事兼总工,主持开发了联想系列微机,确立了公司的主营业务;
1994年,倪光南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隶属于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计算机应用技术);
1995年,被解除了联想总工和董事的职务;
1999年,被联想集团解聘;
2011年12月4日,获得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终身成就奖;
12月6日,他被中国软件协会评选为中国软件产业十年功勋人物;
2015年,获得中国计算机学会终身成就奖;
2018年,获得中宣部、科技部和中国科协“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华夏正略为企业、组织、协会和会议主办方提供各类专家资源,先后组织了院士论坛、时政热点、科技前沿、经营管理、党政干部、国学文化等领域相关活动与专题讲座, 为企业、社会组织、地方政府、财经媒体、行业协会、搭建以学术界、科技界、企业界、政界、文化界、金融界等领域的交流学习平台和智库咨询服务平台。 纵论前沿热点,萃取经验成果,助力企业、组织、社会进步发展,提升高度。
电话:010-57281535 010-57281262
手机:15710088466
邮箱:mljerry@163.com
微信咨询
信息融合专家
海军少将军衔
中国工程院院士
海军航空大学信息融合研究所所长
海战场信息感知与融合技术军队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详细]
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
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
民革中央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民革北京市委会副主委。
[详细]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誉院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计算机应用专家
[详细]
人工智能研究专家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南京大学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
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
[详细]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
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电子学会会士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 IEEE Fellow
[详细]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
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副主任
大数据算法与分析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大数据智能研究中心主任
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负责人
现担任 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指导委员会主席[详细]
政策解读 培训咨询
华夏正略成立于 2017 年,是由知名专家学者、知名企业高管、知名企业培训负责人共同发起成立的高端智库平台, 依托国家级智库专家、高校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家、文化学者等优质资源,垂直整合与深度合作,先后组织了院士论坛、时政热点、科技前沿、经营管理、党政干部、国学文化等领域相关活动与专题讲座, 为企业、社会组织、地方政府、财经媒体、行业协会、搭建以学术界、科技界、企业界、政界、文化界、金融界等领域的交流学习平台和智库咨询服务平台,纵论前沿热点,萃取经验成果,助力企业、组织、社会进步发展,提升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