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课程
【主讲人】
杨建龙: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一级巡视员(原副部长)、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先后参与铁路体制改革、电力体制改革等国家重要领域改革方案的研究工作,参与国家能源(煤炭、石油、电力、化工、新能源)、交通(港口、铁路、公路、民航、城市轨道交通)、钢铁、稀土、汽车、房地产等多领域战略研究和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研究工作,参与多省、地、市五年规划研究工作。近年来, 重点开展各相关产业全球价值链、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提升国际竞 争力战略,以及贸易摩擦相关政策等问题研究。
研究领域:宏观经济、产业经济、产业政策方面的研究工作。
陈建奇:经济学博士、博士后,美国乔治城大学访问学者,现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研究所所长。曾在福建省财政厅、交通银行总行、北京大学工作多年。2014年至2015年挂职浙江省长兴县副县长。2008年以来先后受聘担任财政部国库司国库现金管理专家、亚洲开发银行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专家、财政部国际司国际财经问题顾问。承担中央党校省部班、中青班、地厅局班、中央机关司局级干部研修班等主体班次教学。在《经济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200多篇,接受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等专访,担任《经济研究》等杂志匿名审稿专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等课题研究。
研究领域:开放宏观经济学,公共财政,国际金融,国际经济治理。
张春晓:北京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原咨询部部长,
北京大学经济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宣部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宣讲团成员。曾任:大型国有企业集团规划发展部主任、集团公司团委书记、总裁助理,张春晓老师在国有经济布局、国有资产管理,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协助地方政府进行区域经济发展、五位一体协同推进、组织管理咨询和规划、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解读、党的群众路线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等。
擅长领域:中国经济思想、区域经济、国有经济、行政体制、产业组织、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企业文化、公共部门文化、公共部门管理、企业战略、人力资源
张燕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原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师从世界发展经济学创始人之一的张培刚教授。曾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曾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究项目、国家计委重点课题、国家社会科学“七五”、“八五”、“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等。曾出版中、英文专著(包括合著)十多部,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其中部分成果曾先后荣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1977年至1991年优秀著作奖,原国家计委科技进步奖、优秀研究成果奖,宏观经济研究院科技进步奖、优秀研究成果奖、中国发展研究奖等。
研究领域:宏观经济与政策、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
【课程大纲】
一、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
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
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
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
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三、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及时应用科技创新成果
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布局产业链
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三、围绕战略任务科学布局
要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等战略任务
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
四、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四、新质生产力与绿色发展
一、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二、坚持生态优先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三、加快绿色科技创新
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
做强绿色制造业
发展绿色服务业
壮大绿色能源产业
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四、优化经济政策工具箱
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工具箱
发挥绿色金融的牵引作用
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
五、全面深化改革 形成新型生产关系
一、形成新型生产关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
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二、深化改革
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
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
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
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三、扩大高水平开放
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六、完善工作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完善工作机制
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
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
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
三、健全分配机制
要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
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
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
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